一、承担连带责任什么意思
连带责任的法律含义
所谓连带责任,即是在应事之人的双方合约或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下,至少两位以上的关系人需共同负责偿还受影响方所共同负担的债务,在此过程中,受损方有权向任何一位连带责任者提出全额或部分责任的索赔要求。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二、承担连带责任的八种情形是什么
关于连带责任,我们需要了解到,这是依据相关法规或双方当事人所约定的条件,对于二位或两位以上的当事方所共同承担的全部负债或部分负债,并且能够由此引发他们之间的债务关联性的一种民法上的责任形式。
这种责任形式可以被视为共同责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在法律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如下几种具有连带性质的责任分担方式:
(1)由于保证行为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2)合伙人之间的连带责任;
(3)代理人由于代理行为导致的连带责任;
(4)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的连带责任;
(5)由于共同债务引发的连带责任;
(6)由于产品质量不达标给他人带来损失,从而产品制造者和销售商所必须承担的连带责任;
(7)出借业务介绍信、租用合同专用章或是加盖公司公章的空白合
(8)当企业法人进行分立之后,对于原有的债务部分及其在开设新企业过程中所产生的过失行为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承担连带责任时法院怎么判
关于连带责任的审判过程中,裁决结果往往是根据每一起具体的事例情节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权衡而定的。在解析哪种情况涉及到连带责任时,法院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各方面的法律关系,并审视合同中的约定内容及相关行为是否符合连带责任的法定条件。例如,在发生共同侵权或者债务担保等状况时,就可能触及到连带责任问题。一旦明确存在此类连带责任,法院便会按照规定宣布所有的连带责任人必须尽责保证全部债务得到清偿。作为债权人,他们具备向任何一位或多位连带责任人索求全部债权的权利。到了执行环节,倘若某个责任人已经承担了全额还款,那么他就有权向其他的连带责任人寻求偿还超过自身应负担的那部分款项。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必然是建立在充足的证据支持和准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之上的。
承担连带责任,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当事人依据合同或法律规定,共同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当债务未履行时,债权人可向所有或部分责任人追偿。这种责任形式旨在保障债权人的权益,确保债务得到履行。